王母渡的劉大姐,頸肩部反復疼痛多年,嘗試了很多治療方式,效果或者診療過程都不甚理想。
近日頸肩部再發疼痛不適,經過多次針灸、理療等治療后,疼痛仍然未緩解,還伴隨著左上肢疼痛乏力。聽聞我院康復理療科開展了新的診療活動,便來就診。經浮針治療后,劉大姐高興的笑著說:“疼痛找不到了,頸肩部也感覺特別輕松,而且這么粗的針治療時竟然也不痛,不知不覺就做好了,真是神奇。 早知道醫院有這樣的治療方法就好了,就不會受那么多罪了”。
什么是浮針療法?
浮針療法是一種新型的物理治療方法,它主要運用浮針針具為治療工具,以局部病痛(多數為肌筋膜觸發點MTrP)為基準,在病痛周圍(而不是在病痛局部)或者四肢的遠端健康部位進針,針體沿皮下疏松結締組織行進并進行掃散手法,主要用于治療局限性疼痛的針刺治療方法。
浮針療法,是我們給這種針刺技術的命名。因為針刺時不像傳統針刺一樣深入肌肉層,只在皮下疏松結締組織,像浮在肌肉上一樣,故取名浮針療法。具有幾無痛苦、無副作用、見效快、適應癥廣等特點。
浮針療法的適應癥:
01主要治療四肢部的軟組織傷痛。如:網球肘、橈骨莖突狹窄性腱鞘炎、屈指肌腱腱鞘炎(彈響指)、橈側伸腕肌腱周圍炎、岡上肌肌腱炎、肩峰下滑囊炎、髕下滑囊炎、慢性膝關節炎、跟腱炎、干性坐骨神經痛等等。
02治療軀干部非內臟病變引起的疼痛。如:急性腰扭傷、腰椎退行性病變、頸椎病、肌纖維織炎、強直性脊柱炎、帶狀皰疹后遺痛等。
03治療內臟痛。如:急慢性闌尾炎、膽囊炎、急慢性胃炎、泌尿系結石疼痛等。
04治療頭面部疼痛和非疼痛性疾病。如:顳頜關節炎、副鼻竇炎、三叉神經痛等。
浮針療法的禁忌癥:
01婦女懷孕三月者,勿在小腹部針刺。若懷孕三月以上者,腹部、腰骶部也勿刺。婦女行經時,若非為了治療痛經,亦不應針刺。
02小兒囟門未閉,頭頂部勿針刺。
03有自發性出血傾向或損傷后出血不止者,不宜針刺。
04皮膚有感染、潰瘍、瘢痕或腫瘤的部位,不宜針剌。
療效特點:
01主要用于治療各種疾病引起的痛癥;同時對感覺麻木、脹滿等感覺異常的病癥也有較好的療效。
02取效快捷,治療疼痛時,在進針完畢即可收效。如果罔效,多數情況下是由于針刺的方法或部位不對,需要調針。
03留針時能保持這種療效,留針達到一定的時間,起針后療效也能維持。
04經初步統計,療效與病程關系不很密切。
05安全無副作用,不但沒有藥物治療的毒副作用,甚至因為是針體僅在皮下疏松結締組織的原因,傳統針灸引起的斷針、彎針、滯針現象不復存在,暈針現象也比傳統針刺療法更少發生。
療法注意事項:
01患者在過于饑餓、疲勞、精神緊張時,不宜立即針剌。
02留針期間,應注意針口密封和針體固定,囑患者避免劇烈活動和洗澡,以免汗液和水進入機體引起感染。
03治療后注意休息(不要持久進行某一活動)。
04加強局部肌肉的功能鍛煉。
05注意保暖,避風寒,適當改變一些不良生活習慣。
我院康復理療科已在臨床上廣泛開展浮針療法,發現浮針療法在疼痛康復治療中有確切的臨床療效優勢。